欢迎光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百科!

校园百科

最新词条/最近更新

该分类下有89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 庐剧
    • 词条创建者:百科小编
    • 更新时间:2018年05月24日02:29
    • 编辑:1次 | 浏览:7092次
    摘要:庐剧,旧称“倒七戏”,俗称“小戏”、“祷祭戏”、“小倒戏”、“小蛮戏”,“庐江戏”。名称由来无考。因其盛行于安徽省的皖中地区,古属庐州(今合肥市)庐江县,故于1955年7月1日,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正式改称庐剧。 [1] 庐剧是安徽省传统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庐江县、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 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阅读全文]
  •  拜占庭式建筑
    • 词条创建者:百科小编
    • 更新时间:2018年05月24日02:29
    • 编辑:1次 | 浏览:6605次
    摘要: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建筑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 在建筑及室内装饰上,最早的成就表现在基督教堂上,最初也是沿袭巴西 利卡式的形制。但到5世纪时,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制,即集中式形制。这种形制的特点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阅读全文]
  • 哥特式建筑
    • 词条创建者:百科小编
    • 更新时间:2018年05月24日02:29
    • 编辑:1次 | 浏览:20672次
    摘要: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阅读全文]
  • 邢凯
    • 词条创建者:百科小编
    • 更新时间:2018年05月24日02:29
    • 编辑:1次 | 浏览:3891次
    摘要:邢凯,男,1981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200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学位后,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供职,从事全球金融资本监控及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工作。曾担任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IEEE JSAC)、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C)、EURASIP、IEEE MASS等一系列国际期[阅读全文]
  • 黄章进
    • 词条创建者:百科小编
    • 更新时间:2018年05月24日02:29
    • 编辑:1次 | 浏览:2888次
    摘要: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GPU计算、计算机视觉、科学可视化。  黄章进,男,1980年4月生,湖北天门人,博士,副教授。于1999年和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在北京大学信息学院人机交互与多媒体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7月起,到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国家863项目两项。[阅读全文]
共179页,跳转至

手机端

手机端

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2022